他学识渊博,书艺深湛,又精于茶道,德性端厚亦为世人所敬,其书法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列,合称“宋四家”。他的行楷书浑厚端庄,雄伟遒丽;草书潇洒劲逸,结体欹正灵活,疏密随心所至。 苏东坡称:“君谟天资既高,积学至深,心手相应,变化无穷,遂为本朝第一。”黄庭坚赞曰:“君谟真行简札甚秀丽,能入永兴之室。”

纡问帖

虚堂诗帖

  他不是别人。他就是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大名鼎鼎的蔡襄,字君谟,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专家,奸相蔡京的从兄。原籍福建仙游枫亭乡东垞村,后迁居莆田蔡垞村,1030年(天圣八年)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卒赠礼部侍郎,谥号忠。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蔡襄为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且学识渊博,书艺高深。

远蒙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谢郎帖

  蔡襄也是一位著名的茶叶鉴别专家。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任福建转运使,负责监制北苑贡茶,创制了小团茶,闻名于当世。蔡襄著作的《茶录》是《茶经》后又一部重要的茶叶专著,是论述宋代茶文化的名著。译成英文、法文,传播国外。另有《荔枝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果艺栽培学专著。著有《端明集》(亦称《蔡忠惠集》)传世。

大研帖

蒙惠帖

  最后还要补充一点,在书法史上有一种说法认为宋四家“苏黄米蔡”中的“蔡”,应该是蔡京,只因其“人品奸恶”,后来人们用蔡襄取代了蔡京。关于这一点目前还只是猜测,无证据支持。

  免费获取更多名家书法作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行走的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