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整理者程邈 时间秦朝一说是战国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是在监狱里创造出。

三国时期,距今约1900多年6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距今约2000多年7行书出现的时间大约同八分楷法差不多,在汉末即有雏形,距今2000多年,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

书体是属于初起的隶书据考证,书写时间为战国时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比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 年早88年这件木牍上的书体,与以前及当时钟鼎上所铸金文相比较,有许多差别其特点是减少盘屈,化繁为简。

一隶书的承继形成隶书始于秦代,通行于两汉,鼎盛于东汉,从时代上划分,主要有秦隶汉隶唐隶和清隶“秦隶”也称“古隶”,其笔画把篆书的圆转变为方折,弧线变为直线,删繁就简用笔动作日益显露,隶书标志性用。

1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2隶书,汉字的一种字体,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3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