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楷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字体风格,起源于汉朝,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以下是楷书的一些认识1定义楷书是一种正式规范且工整的字体,具有笔画端正结构匀称的特点它是中国书法中最为普遍和常用的字体,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字体2历史渊源楷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汉朝初。
2、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末三国时期,汉字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
3、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叫做“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于草书的叫“行草” 同楷书相比,行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减省点画为了书写简便,行书对楷书的某些部位作了简化,或减省点画,或并合线条如“话”字的“言字旁”,原楷书繁写为七画,写行书就只有两画,省去了五画“然”字的四点水,由。
4、对楷书的认识和理解如下楷书的艺术特点楷书有鲜明的艺术特色,风格端庄秀丽,字形美观工整,法度森严,讲究“横平竖直”是典型的方块字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其主要特点就是打破了隶书的蚕头燕尾,而变成横平竖直它具有“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的特征,整体而言,楷书讲究用笔,笔画。
5、下面我将这三体从多个角度作一对比,有的角度还参考了魏碑和赵体,为的是能够全面的认识楷书个体以上重点对比了“颜柳欧”三体的风格与特点,这里面既有时代的影响,又有个人的因素,如欧体形成于初唐,受魏碑的影响较大颜体受唐朝以肥为美的审美观点的影响,又较丰腴而柳体由于柳公权为人正直,“人正则字正”2。
6、一讲究用笔 钢笔楷书的笔画有提顿藏露方圆快慢等用笔方法不同的用笔方法产生不同的形态质感的线条,不同的线条需要不同的用笔方法去体现钢笔楷书字形较小,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假如书写时用笔稍不注重,笔画就达不到要求,笔画就会出现软弱无力僵硬死板等毛病因此,必须经过严格训练才能。
7、对基本功的认识与理解也各执其说最常见的一种提法是将楷书写好了,才算基本功扎实究其原由,大概是从古人所说的“欲学草书,先通楷书”那里来的古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要学草书,必须要首先通晓楷书的法理从实践的意义上看,这句话说得非常对因为草书更确切地说应该是行书的许多法理是源自楷书。
8、魏碑作为楷书风格之一种,在清康有为广艺舟记没有倡导前,是不把它做为楷书学习范本的因为它与汉唐碑相比,刻字草率粗劣,加之字口漫漶,其野逸之风,是书法正统派所卑弃的在康有为的倡导下,人们逐渐认识到了魏碑艺术的价值所在限于篇幅简单说,一是品种繁多,风格多样二是有篆。
9、楷书作为书法中最常见的字体,在审美方面,已发展成为最符合人们传统审美观念的一种书体楷书的美主要体现在端庄方正之美 简洁平直之美 风格之美。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