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丛文俊 男,汉族考古学家书法家别署林取如也,号两可斋主人直指轩主人1949年1月22日生于吉林市,祖籍山东文登;作者丛文俊丛文俊,古文字学博士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篆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吉林大学;丛文俊,别署林取如也,号两可斋主人直指轩主人1949年1月22日生于吉林市,祖籍山东文登198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专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汉语文字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古籍所考古学专业古文字学研究方向,获博士学位1994年,丛文俊创建了吉林大学历史。

2、篆体书法在清代迎来了第二次创造高峰,出现了一大批善篆书家如王澍钱沾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等建国以后篆书代表人物有齐白石王福庵简经伦萧退庵章太炎黄宾虹容庚来楚生邓散木陆维钊商承祚潘主兰刘自椟蒋维崧沙曼翁徐无闻言恭达丛文俊铸公仇高驰;5丛文俊跋文王友谊君乃当代篆书名家,今扶病躯为四书新本,其志可嘉,其艺必传也扰凯洞庚寅长夏于燕郊文俊跋 6何应辉跋文友谊君多年不晤,此作文取孟子尽心下,篆法西周诸铭文而以己出煌然巨制,洗人耳心目其清健简雅灵逸处又迥别于当年之凝浑豪遒奇肆矣;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王的基本解释王wáng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

3、松花江放船歌是清圣祖康熙皇帝玄烨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初巡吉林市时于松花江上所作是年5月4日三月廿七,康熙帝;篆書七言聯叢文俊叢文俊,漢族,祖籍山東文登,1949年午1月出生於吉林市畢業於吉林大學歷史系考古學專業,獲學士學位 畢業;始皇时作品以近于规范的篆书为多,二世时作品大都近隶,也比较潦草由于这些作品均出凿刻,技艺水准差别很大,直接导致篆体美。

4、从商周时期的甲骨金文,到春秋战国的墨迹古文刻石装饰书体和秦代小篆,均统一名为篆书,实则差异很大,涉及到临帖创作的;丛文俊,斋号丰草堂1949年1月22日生于吉林市198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专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汉语文字;现代写篆体的书法家很多,但是出新有特色的很少,个人以为邓石如为最佳“晚清书法家顽白山人即邓石如遍游全国各地收集秦汉砖瓦篆字拓片,长期研究及临习,终于自成一家别具风格在邓公所有书法作品中,唯篆隶体为最,在其时及现今书法界仍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供参考;男,汉族考古学家,书法家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篆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5、无论是作为主攻方向还是作为辅助学习的书体,学习篆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解决线条质量刘熙载艺概·书概中曾说过“篆取力弇气长,隶取势险节短,盖运笔与奋笔之辨也”弇即掩,意谓篆法讲求中含内敛,笔力藏于画中,使气息浩浩然绵绵然首尾贯通,这就是平实运笔的特点丛文俊篆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