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的写法有几种,这里只介绍常用的长钩的写法,出锋后不提而是用过笔向下行笔,行至竖下端再依次蹲笔挫笔顿笔向左画近似水平的圆弧,至弧末提笔出锋PS另外,隶书的书写还应注意如一字中有数横相迭时,通常是最末一横写成带蚕头燕尾其余都是短横如一字中既有长横又有长捺,通常;汉永寿二年156年刻,隶书纵2272厘米,横1024厘米藏山东曲阜孔庙 无额四面刻,均为隶书碑阳十六行,行三十六字,文后有韩勑等九人题名碑阴及两侧皆题名 此碑自宋至今著录最多,是一件书法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历来被推为隶书极则书风细劲雄健,端严而峻逸,方整秀丽兼而有之碑之后半部及碑阴;于汉武帝晚期到汉宣帝时代的文字中,所谓的分书早已被采用可见八分在民间书法中 酝酿成熟,只不过到东汉时期才被承认代表性的书体而已可见一种字体总是先酝酿于民间,后 规范于庙堂 八分书是美化了的隶书,是成熟阶段的隶书因为八分字和隶书是同一字体的两个不同发展 阶段,为了区别,文字学上把脱胎。

王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如下图所示王字的用法1,本义名词所向无敌的统帅,最高统治者,读音为wáng组词如王朝,王国,王储,王父,王公,王后,王孙,王爷,王子,王道,王法,王府,王宫,王冠,王牌,王亲,王权,王位,霸王,称王,国王,君王,女王,占山为王2,名词;四字隶书作品有汉武帝题诗碑二王阁帖王羲之兰亭集序颜真卿祭侄文稿1汉武帝题诗碑该碑建于公元前113年,是全国保存最完好最早最重要的隶书碑刻之一汉武帝所写的“卧龙凤雏”四个字被誉为隶书中的“镇山之宝”全文包含42个字,书写工整笔画粗壮结构严谨,展现出了隶书。

汉字主要起源于记事的象形性图画,象形字是汉字体系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都在使用楷书,但仍未完全定型 1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

秦朝主要用篆书,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机关要呈报记载的事情越来越多,而篆书写起来很慢,渐渐不能适应需要,于是一般官吏所写的文书和普通的经籍碑刻都使用隶书隶书的特点是字形由篆书长方变为扁方,笔画有粗有细,有波有磔有折笔,字的结构也由繁而简,更便于书写关于隶书的产生,还有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