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到了汉代虽不占主流地位,但在一些典重的场合仍作为首选的 字体,如碑额瓦当印玺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相继在洛阳偃师出土 的两通汉篆碑袁安和袁敞,山于墓主身份较高,故碑文用篆书, 其笔势遒劲,结体宽博,刻工精湛,为汉篆的典型传世之作还有祀 三公山碑少室神道石阙铭开母庙。

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 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面貌由李斯秦之小篆,篆法苛刻,书写不便,於是隶书出现了“隶书,篆之捷也”其目的就是为了书写方便到了西汉,隶书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蜕变,结体由纵势变成横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