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谱是孙过庭于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撰写的一篇书论著作书谱作为书法论著和草书名帖,其精湛的美学思想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书谱的字结体空旷圆密而姿态横生,其章法参差错落而自然天成。
书谱,墨迹本,孙过庭撰并书书于垂拱三年687,草书,纸本纵272厘米,横89824厘米每纸16至18行不等,每行8至12字,共351行,3500余字衍文70余字,“汉末伯英”下阙30字,“心不厌精”下阙30字。
书谱是孙过庭于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撰写的一篇书论著作书谱作为书法论著和草书名帖,其精湛的美学思想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书谱的字结体空旷圆密而姿态横生,其章法参差错落而自然天成。
书谱,墨迹本,孙过庭撰并书书于垂拱三年687,草书,纸本纵272厘米,横89824厘米每纸16至18行不等,每行8至12字,共351行,3500余字衍文70余字,“汉末伯英”下阙30字,“心不厌精”下阙30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