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日常所使用的汉字只有几千字据统计,1000个常用字能覆盖约92%的书面资料,2000字可覆盖98%。

2、在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在今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隶书和楷书隶书盛行于汉代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楷书盛行于隋唐隶书楷书是正式字体今文字阶段即隶楷阶段,还出现了辅助书体草书和行书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和字形固定下来隶书。

3、隶书,有秦隶汉隶等 ,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6楷书 楷书。

4、笔画构成的方块状字,所以又叫方块字如“车”“上”“明”等,“车”“上”“明”用字的形体来直接表达语言里的词义“问”既能表意又能表音,“门”表音,“口”表意汉字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 汉字七体”,即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5、金文的形体和结构与甲骨文相似,因为金文是把字刻在模子上再浇铸而成,比较容易写,所以它的笔画特点是字形圆转, 大小均匀象形性比甲骨文有所降低,字的定型性有所提高,但还有较多的异体字 3篆书 篆书有大篆与小篆之分大篆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的一种文字,又称籀文,有战国时期秦国的石鼓文及周宣王时使用。

6、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1篆书字的结构成纵势,布白对称匀称,用笔中锋圆转,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具有遒劲圆润的美,被称为玉箸篆,象玉质的筷子2隶书也叫“隶字”“古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因为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

7、汉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的例外,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相对于其他的文字,复杂了很多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等阶段,至今普遍使用楷书来书写和应用要说文字最大变动的时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