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隶书的产生是汉字的一次大革命,其意义不仅在于汉字从此走向了符号化,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汉字的书写方式和审美趋向,从而为楷书书法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进而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开辟广阔的天地颜真卿楷书古诗书法图片 于是在汉代千姿百态的隶书园地中,就直接孕育出了楷书书法艺术遵循其规。
2、它既取草书的流动活泼之长,又取楷书的结体严谨和整齐之美正如艺概所说“盖行者真之捷而草之详”,其真草兼得其中其中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与楷书相比,行书的行笔速度稍快,点画间出现了相连带的牵丝楷书中书写成方角的地方,行书中有的则变成弧线和圆角。
3、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书风迥然不同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无分上下,而包世臣与康有为,却极力推崇两朝书,尤重北魏碑体康氏举十美,以强调魏碑的优点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
4、极生动之致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大楷,一般情况下,人们把一寸以上数寸以下见方的真书称为大楷较此更大的真书大字被称为quot榜书quotquot擘窠书quot根据历代书法家积累的经验,学习书法应先写大楷,作基本练习。
5、魏晋南北朝的楷书叫做魏体,后人称之为魏体行书魏体行书首先要用笔或方或圆有结字谨严方朴等魏碑之基本面目,同时又要写得放纵雄肆精神飞动,使之兼有行书特征乍看起来,似乎很是矛盾,不太可能,但魏体行书使之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在历史中,魏体行书和在同一时期被继承并发展了的篆书隶书。
6、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
7、草书是早于楷书的书体,章草始于篆书向隶书演化的过程中,隶书对章草的影响大些,所以又把章草称为草写的隶书章草的代表人物汉代有史游杜度崔瑗张芝张旭等人,三国有皇象索靖等人2今草的代表作很多,最有名的有,晋王羲之十七帖唐朝孙过庭书谱今草是从章草繁衍而来的汉代。
8、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锺繇的宣示表左图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观其特点,诚如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东晋以后,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著汉隶。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