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的碑刻书法,以北魏和东魏最为精湛,风格多样,如张猛龙碑和敬使君碑北碑中,爨宝子碑的真草千子文更是独特北朝刻石多用于歌颂先人和显扬家族,而南派则以行书为主,如南梁的瘗鹤铭北魏的郑文公碑则被誉为南北书法的双璧,尽管北派书写者多为平民,但他们的作品以;其主要是对马头部和有关相马的理论,如对马的目睫眉骨等部位的相法,全文用隶书书写,间有米丝栏作者在15个相连贯的答问中,从马的盈满程度眼的光泽眼的活动能力睫毛和眼外肌的功能等等,说明与马是否善走的关系相马经其行文近似赋体,较有文学色彩,提供了历史文献上从未;瘗鹤铭书自左至右,原文12行,每行23字或25字不等,其内容是一位隐士为一只死去的鹤所作的纪念文字此铭字体浑穆高古,用笔奇峭飞逸虽是楷书,却还略带隶书和行书意趣铭书自左而右,与碑不同,刻字大小悬殊,结字错落疏宕,笔画雄健飞舞,且方圆并用,无论笔画或结字,章法都富于变化。

在上千块落石中,453号587号546号和977号石块上疑似发现了“方”“鹤”“化”“之遽”等字迹,与已知的瘗鹤铭铭文初步吻合其中,587号546号和977号石上的“鹤”“化”“之遽”等字,具有东晋六朝隶书向楷书过渡的特征,与瘗鹤铭的书风相一致2009年8月,为便于;自宋代瘗鹤铭残石被发现以来,历代书法家均给予其高度评价,对它的时代作者思想艺术性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且至今未有定论,成为千古之谜瘗鹤铭的考古研究此铭究竟是何人所书历来就有争议宋人黄长睿考证它为梁代陶宏景所书陶宏景隶书行书均佳,当时他已解官。

鹤脚笔,笔锋很长适合写隶书,篆书也可以;但给人的情趣是不同的,此所谓同构异质,与我们当今所作的隶书使转一类,有天壤之别其实,楷法中的使转正隶书中均可找到它的对应处,只是方圆趋势不同而已再从其书风上看,此碑的阴柔之美为其特色婀娜多姿,体态窕窈,艳而不俗,秀而尤清,中宫紧收,精气内藏,舒展如群鹤翔翅,雅静端庄,得华贵于古厚之;在郑州市磨盘街的一座古朴小瓦建筑的墙上,镶嵌着一方珍贵的文物清瘗鹤铭刻石这石刻最初属于荆兴所的祖父荆丙炎,他身为清末民国时期的商人,曾是郑州商会会长,这座老式建筑便是他的杰作第一方石刻上篆书“空碧草堂石墨”,展示了主人的雅致斋名而“心画”二字隶书大字,饱含了书者对这;笔者所见的邓石如晚年的行书陈寄鹤书,因饲鹤为安庆太守所夺,而上书据理索鹤,洋洋二千余言,拓万古之心胸,推一时之尊贵,是一件流传有多方出版的行书名品行书陈寄鹤书册页四开,纸本无栏,各纵30厘米,横31厘米,乾隆罗纹纸书写,其中第一二三开各有漏句勾笔,文末具“山民再顿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