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汉语中,“奋”字主要用作动词,用来描述挥动举起的行为,如“奋袂”“奋戈”等从字源演变上看,“奋”字最初见于金文时代,有人在衣物中抓着一只正在挣扎要飞回田地的鸟后来,这种形象逐渐演变,在楚系简帛秦系简牍以及说文中均有发现简体版的楷书“奋”字则是从说文解字。

隶变时,主要是在前两种结构基础上进行,最后还是以说文为代表的主流结构取得优势,楷书据此作奋,简化作奋,采用的是quot取其轮廓quot简化法quot奋quot始见于清代刊行的岭南逸史,现为正字汉魏以迄隋唐,碑刻中尚有quot奋quotquot旧quot等,并俗体说文本义为quot翚quothuī,即高飞疾飞。

奋的繁体楷书为奋一基本信息 奋,汉语常用字,读作是fèn,最早见于金文其本义是鸟张开并振动翅膀鼓翼飞翔是要用力的,由此而又派生出“振作”“鼓劲”“发扬” “兴起” “努力”“奋斗”等引申义来2018年12月20日,“奋”当选为2018年度国内字二基本释义 1鸟张开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