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以隶书碑刻数量最多,篆书碑刻存世的只有袁安碑袁敞碑祀三公山碑少室石阙铭开母石阙铭等少数几种,其;东汉时期,碑刻艺术达到了一个高峰,尤其是隶书碑刻的数量最为丰富篆书碑刻则极为稀少,现存的仅有袁安碑袁敞碑祀三公山碑少室石胭铭和开母石胭铭等几件东汉碑刻大多采用今文隶书,即通常所说的八分书,这是隶书的一种成熟形态而袁安碑和袁敞碑则例外地。
第二类碑刻的字体比较随意,笔画放纵自然,但已不是东汉隶书的主流感兴趣的可自行查阅下一章会逐步介绍;东汉隶书的代表作是张迁碑和曹全碑张迁碑是中国东汉重要碑刻全称汉故城长荡阴令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隶书碑内容为故吏韦萌等追念县令张迁的业绩其书法以方笔为主,笔划严谨丰腴不失于板刻,朴厚灵动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着称。
东汉隶书碑刻的类型
东汉隶书碑刻石碑篆额题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熹平四年立于荥阳金正大五年,为荥阳县令李天翼发现,清康熙间一度失所。
东汉以隶书碑刻数量最多,篆书碑刻存世的只有袁安碑袁敞碑祀三公山碑少室石胭铭开母石胭铭东汉碑刻多以今文隶书八分书写袁安袁敞碑以篆书书写,实是特例。
东汉熹平三年173年四月立17行,行32字在山东济宁市碑主人鲁峻,字仲岩一作仲严,山阳故治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北。
一东汉碑刻隶书的分类碑刻隶书成熟于东汉时期,按风格可分为四类1方整朴拙,代表作张迁碑鲜于璜碑等,笔画方整。
礼器碑就是东汉成熟隶书的碑刻代表之一其笔画瘦劲且有轻重变化,结体紧密又有开张舒展,捺角粗壮斜行,长波尾部尖挑,风。
汉代是中国隶书发展的鼎盛时期,留下了许多著名的隶书碑刻作品其中,比较知名的有熹平石经礼器碑曹全碑乙瑛碑史晨碑张迁碑西狭颂圣母碑等1熹平石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学经典刻石,由东汉熹平年间172178朝廷刻于洛阳太学。
东汉的隶书碑刻在哪里
1、汉代隶书著名碑刻如下一乙瑛碑,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刻,原石现存山东曲阜孔庙与礼器碑史晨碑并称“孔庙三碑”,历为书家所重清杨守敬评“是碑隶法实佳翁覃溪翁方纲云‘骨肉匀适,情文流畅’诚非溢美,但其波磔已开唐人庸俗一路”二礼器碑,汉永寿二年。
2、汉史晨碑奏铭,又称史晨碑或史晨前碑汉史晨谒孔严后碑又称史晨后碑,两碑同刻一石两面此碑为东汉后期汉隶走向规范成熟的典型现存山东曲阜孔庙,与礼器碑乙碑一起,并称为孔庙三大名碑8 西狭颂 西狭颂摩崖石刻位于甘肃省成县县城西13公里处的天。
3、东汉隶书碑刻篆刻题 汉故彀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 ,亦称张迁表颂,有碑阴题名刻于东汉中平三年186 年立于无盐。
4、汉隶十大名碑包括石门颂乙瑛碑礼器碑华山碑鲜于璜碑衡方碑史晨碑西狭颂曹全碑张迁碑这些碑刻作品均出自东汉时期,这一时代是隶书艺术的鼎盛时期,各种风格迥异的隶书作品层出不穷,上述十大名碑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不仅体现了。
5、东汉时期的隶书碑刻,大致可以分为三种风格一种是端庄平正法度严谨的风格,代表碑刻有子游残石乙瑛碑袁博碑张景碑西岳华山庙碑史晨碑熹平石经王舍人碑另一种是挺峻流丽清劲秀逸的风格,代表碑刻有礼器碑孔宙碑尹宙碑曹全碑还有一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