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草书经典,孙过庭撰写书谱,书谱宏富精深,阐述了书法艺术多个重要方面,而且见解精辟独到, 把书法艺术的本质及许多重要规律讲解的非常清晰书谱内容很多,概括核心价值和现实意义,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1趋变适时,动静不同的功用论趋变适时,行书为要”“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观点;1祥草书孙过庭 孙过庭“好古博雅,工文辞,得名于翰墨间”他擅长楷行草诸体,尤以草书著名孙过庭传世书迹有书谱千字文景福殿赋三种,都是草书墨迹,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要数书谱2祥草书敬世江 敬世江,四川省南部县升钟镇人,著名硬笔书法家,四川;译文谈到应变时用,行书是主要的对于题榜镌石,真书当属首选写草书不兼有真书的笔意,容易失去规范法度写真书不旁通草意,那就难以称为佳品真书以点画组成形体,靠使转表现情感草书用点画显露性灵,靠使转构成形体草书用不好使转笔法,便写不成样子真书如欠缺点画工夫,仍可记述文;如图名家手迹5款,点击看大图唐;孙过庭书谱字帖最好版本如下版本一真迹现藏宋内府,钤有“宣和”“政和”二印,宋徽宗题签版本二孙氏撰并书,草书墨迹纸本,共三百五十一行,三千六百余字孙过庭646~691,名虔礼,以字行杭州富阳今属浙江人,一作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著;他还书有千字文景福殿赋等他的名迹书谱,墨迹本,孙过庭撰并书书于垂拱三年687,草书,纸本纵272厘米,横89824厘米每纸16至18行不等,每行8至12字,共351行,3500余字衍文70余字,“汉末伯英”下阙30字,“心不厌精”下阙30字书谱在宋内府时尚有上。

2、孙过庭书谱原文及译文如下 原文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可谓钟王羲之又说“我的书法与钟繇张芝相比,与钟繇是不相上下,或者略超过他对张芝的草书,可与他前后相列因为张芝精研熟练,临池学书,把池水都能染黑了;书谱是中国书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书法理论巨著,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书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辉煌的阶段孙过庭在书谱中不仅涉及了书法技巧,还深入探讨了书法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孙过庭,字虔礼,唐朝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他擅长楷行草等多种书体,尤以草书著称孙过庭的草书笔法流动;书谱原文及译文对照如下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徐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此乃;孙过庭书谱诗解1文质彬彬 题文诗 自古善书,汉魏钟张,晋末二王,彼之四贤, 古人特绝,今不逮古古质今妍,质以代兴, 妍因俗异,书契之他的草书笔势连贯,隔行不断,被称为一笔书其名言匆匆不暇草书其草书有冠军帖终年帖今欲归帖,还有二月八日帖秋凉平善帖。

3、任字草书写法有23种,具体如下任,ren,从人从壬,符也1 汉王莽时女子爵位名用以称公主 2 古代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乐曲一般用作动词,表示担任,也可以指任命,责任等唐;个人观点孙过庭的书谱是自古以来公认的临草规范之指南,至于法度等等草书上的问题都表现在其字里行间中,除二王之外的一般来讲是必临草书的帖学 凡是;孙过庭书谱诗解2 题文诗傍 通二篆 , 俯贯 汉隶, 包括章 草, 涵泳飞白 豪厘不察 , 胡越殊风 钟繇隶奇 , 张芝草圣 ,专精一体 , 以致绝伦 , 张芝不 楷, 点画狼籍 钟繇不草 , 使转纵横 自 兹以降 , 不能兼善 ,非贯非通。

4、摘要书谱是我国书法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从用笔结构章法用墨三个方面来看,书谱的艺术特色可归纳为笔势外拓,坚动圆熟,纵任优游,有破而愈完,纷而愈治,飘逸愈沉着,婀娜愈刚健关键词书谱中国书法书学思想艺术特色 唐孙过庭书谱草书墨迹纸本,书于垂拱三年687纵272;2孙过庭书谱卷,纸本,纵265 公分,横9008 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书谱,唐孙过庭撰并书书于垂拱三年687,草书,纸本每纸16至18行不等,每行8至12字,共351行,3500余字衍文70余字,“汉末伯英”下阙30字,“心不厌精”下阙30字书谱在宋内府时尚有上下;2第二种书家孙过庭,作品书谱孙过庭擅长楷行草诸体,尤以草书著名最具有特点的是横划长点捺,先顿笔重按,后顺笔出锋,使一笔中陡然出现两种变化右环转下作弧笔时,笔画末端由精转而出细锋3第三种书家张瑞图,作品杜甫饮中八仙歌张瑞图以擅书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