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印章是画上去的,是个装饰性的示意图案,不是真正的印章这种情况在瓷器上非常普遍,包括瓷板画;其中有米芾篆书御制文宣王赞“墨油”“面菜”清张琨玉题“宝晋斋”清光绪三年知县王峻撰文并镌刻的重修碑记潘效安的嵌修无为碑刻记等这些碑刻内容翔实,记述了历代维修情况和经过,是考察米公祠兴衰。
米芾1051一1107,初名黻,41岁后改作芾,字元章世居太原,后迁襄阳,定居润州今镇江徽宗时为书画学博士,后任礼部员外郎米芾是北宋时期的著名书画家收藏家和书画鉴赏家,善画山水他在书画方面富有创新精神;他的书法出于董其昌,上溯米芾李北海,多用侧锋取妍,笔致翩翩,结构舒展秀逸,纵横挥洒,以文人才士的佳致见长因在篆书方面极为自负,自诩二李之后一人,其篆书专攻铁线,出规入矩,确有古人风范,晚年右手病废,以左手作书,结构不。
米芾篆书千字文
以书写篆书著称有秦代的李斯,唐代的李阳冰,近代的邓石如,吴昌硕,吴让之等。
米芾有“宝晋斋”印等受李阳冰篆书风格的影响,出现了笔势圆转流畅线条干净利落,形成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圆朱文”印,对后世刻印者颇有影响 宋代的私印除了采用篆体外,还有“押”付之刻印的所谓“押”,是代表签名的特殊符号。
米芾篆书道德经
不能随意发挥个性有关,况且宋人书法崇尚意趣,这种意趣的崇尚又易于在任性恣情的行草书中体现,故以苏黄米等为代表的宋代书法家中,除米芾因好古偶涉篆书外,鲜有用心于此道者,特别到了南宋,书法家又多乐于追随时风,篆书一道自然更人。
在这些珍贵的碑刻中,最有价值的当属米芾的题李公麟阳关图诗御制文宣王赞,前者是米芾早期作品,从中可见其“未立家时”,“出入登善储遂良率更欧阳询已有秀绝”的情况后者则是米芾存世极少的篆书作品,为米芾在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