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字草书写法如下草书有广义和狭义广义的,不论时代,凡写得潦草的字,都可以算草书狭义的,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早期草书是跟隶书平。

2西周金文写法,与甲骨文有承接关系3小篆写法4汉代曹全碑的隶书写法,与篆书的象形表现手法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被称为“隶变”5唐代柳公权的楷书6隋代智永的行书7宋代黄庭坚的草书说文。

1张旭 张旭685年759年,字伯高,一字季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喜欢饮酒,世称“张颠”,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又与贺知章等人并。

官至率府录事参军过庭“好古博雅,工文辞,得名翰墨间” 精于书法,尤以正行草书擅长唐张怀瑾书断称他“博雅有文章,草书宪章二王,工于用笔,劲拔刚断”唐续书评云“过庭草书如悬崖绝壑,笔势劲健”。

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39二王#39,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

草书和行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字型结体上字型结体,章草的字型基本平正,大小几乎相等,字与字中间无牵连,比较好认今草的字型大小参差,结字连惯删繁就简,字的相同偏旁可以代表不同意义结体逛放,竟严谨又自由。

王羲之最高官至三品王羲之303年361年,一说321年379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历。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前八句写醉中作草,宛如临阵杀敌,蓄势疾书书成的整个过程,其踌蹰满志的神情,分明可见后四句写书后感想,运用典故,将渴望战斗的激情化为不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