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见,苏轼是以此来磨砺自己的人格境界,并贯穿在他一生的生命历程之中全词以这样充满哲理的句子收尾,韵味无穷,令人深思 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

2、作者用“积水空明”四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四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以水喻月,本来并不显得新颖,新奇的是作者不用普通的明喻,而以隐喻先声夺人,造成一种庭院积水的错觉进而写清澄的水中交错着藻荇的。

3、推荐理由王献之所书洛神赋十三行体势秀逸,笔致洒脱,清杨宾铁函斋书号认为“字之秀劲园润,行世小楷无出其右”7 钟绍京灵飞经推荐理由灵飞经的章法为纵有行,横无列由于整篇字的大小。

4、楷书结构原则 尽管汉字的结体变化丰富,姿态万千,但并非无规律可循,从美学观点出发,毛笔楷书的结字规律,可以总结为如下几个原则1匀称原则 一个字无论笔画多寡形态大小距离 远近,位置安排要均匀对称,这种匀称的。

5、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

6、欧阳询557641,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字信本,唐代书法家文学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家”,与虞世南并称“欧虞”欧阳询的书法造诣极高,其楷书法度严谨,正中见险,骨气劲峭,被称之。

7、4浓淡相融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和草书差不多,但没那么草二楷书 1讲究用笔 钢笔楷书的笔画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