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蔡襄拼音càixiāng2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唐安乡连江里青泽亭境蔡坑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村蔡坑自然村人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

2、蔡襄是北宋官员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唐安乡连江里青泽亭境蔡坑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村蔡坑自然村人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等职,在朝为谏。

3、不久,宋英宗继位,正式任命蔡襄为三司使蔡襄撰国论要目一文,阐述改革主张,提出择官任才去冗辨邪佞正刑抑兼并富国强兵的改革方案英宗不但不采纳,反而夺其三司使职蔡襄在朝廷难于容身,请求外任治平二年1065年,蔡襄出知杭州,在拜端明殿学士后才去上任次年十月。

4、蔡襄这一组诗洋洋洒洒,气势磅礴,京城内外,士人争相传阅,一时洛阳纸贵庆历三年1043年,蔡襄与欧阳修余靖王素等四人,被宋仁宗任命为知谏院,出任谏官,这给了正直无私的蔡襄一个施展才华报效国家的平台,他更加执著于上书言事,匡时济世蔡襄生活的时代,北宋王朝已经有了七八十年的发展。

5、宋英宗继位,正式任命蔡襄为三司使蔡襄撰国论要目一文,阐述改革主张,提出择官任才去冗辨邪佞正刑抑兼并富国强兵的改革方案,但未被英宗采纳蔡襄在朝廷难于容身,请求外任,于治平二年1065年出知杭州,在拜端明殿学士后才去上任治平三年1066年十月,卢氏去世,蔡襄护。

6、访陈处士蔡襄 桥畔垂杨下碧溪,君家元在北桥西来时不似人间世,日暖花香山鸟啼重阳日有美堂南望蔡襄 越邑吴封绣错分,华堂繁吹半空闻山峰高下抽青笋,江水东西卧白云菊蕊芬芳初应节,松林照耀欲迎曛州人不见归时醉,未拟风流待使君和夜登有美堂蔡襄 忽闻乘月上层台。

7、蔡襄是蔡京的堂哥,两位都是北宋时期的权臣具体介绍如下1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唐安乡依仁安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人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

8、蔡襄和蔡京应该是同宗,但是只是同大宗,关系非常远,蔡京到是跟他攀过亲戚,自称是他的族弟,不过貌似当时蔡襄已经死了好几年了其次蔡襄的年龄要比蔡京大的多,他活跃于朝堂之上的时代是在宋仁宗年间,而蔡京众所周知他的真正活跃要在宋哲宗乃至宋徽宗时代,而后两位皇帝则都是宋仁宗的曾孙辈了蔡。

9、蔡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 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专家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