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的笔顺和汉字笔顺规则基本相仿,如先横后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这些对初学者来说是不成问题的重要的是和汉字不同的笔顺,而这些不同之处正是篆书笔顺的特点,掌握了这些特点,就能把握好篆书的结体,做到匀称匀衡先外包后里头对于有字框的笔画,一般应写出外框的笔画,随后再写框内。

篆书分大篆和小篆 小篆就是秦朝统一文字时统一使用的官方文字,所以也叫秦篆大篆,就是小篆之前的所有书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石鼓文等等。

广义的篆体包括隶书以前的所有书体以及延属,如金文石鼓文六国古文小篆缪篆叠篆等狭义主要指“大篆”和“小篆”标准篆书体的体式是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基本特征字形修长,而且紧画 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与自上而下的章法布局也有。

篆书必临的三大名帖具体如下1毛公鼎 值得一临的篆书碑帖毛公鼎是西周晚期金文的典范,风格基本走向成熟,线条更加沉雄质朴,且更具内涵结字谨严而不失瑰奇,形体修长而仪态万千章法有行无列,错落有致,字字相生,无一不表现出高超的形式美感和极高的艺术价值2散氏盘 篆书散氏盘因。

吴昌硕篆书作品如下1乐山大佛铭这是吴昌硕的代表作之一,题材取自中国四川乐山的大佛,以大字篆书刻写,气势磅礴2兰亭序吴昌硕以王羲之的名篆兰亭序为基础,创造了自己的风格,将其刻于石碑上,展示了他的独特技法和艺术才华3临李白诗卷吴昌硕对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进行了篆刻,以独特的。

后用作动词时,指用篆书书写后引申为雕刻也用作姓 篆字始见于说文中的小篆文字中随后发展了两种字体一种是汉代时期的文字,其与说文中小篆字体相比,字形整体较为宽大,且上方的“竹”字头变成了像是中间一竖向内弯曲的两个“十”字,但此字形并没有继续发展了另一种就是直接发展到了楷体。

其篆书融秦汉于一炉,又出以隶笔,遂使篆法活脱生动,摆脱了铁线的拘滞,不唯字形阔大磅礴,而且笔势丰富多姿,墨色流溢灿然,大大拓展了篆书的艺术表现力其隶书笔致健拔苍劲,结体疏宕俊逸,用墨苍古,亦可谓深入汉人堂奥晚清书论名家包世臣康有为杨守敬等对他无不推崇备至,竞相推许为国朝第一集篆书大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