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小篆以李斯的最为有名,现在流传下来世存的李斯所写的小篆,其传世代表作有秦山刻石琅琊台真迹拓片存世另外会稽峄山二碑是后人摹刻2唐朝李阳冰的小篆,其字帖有篆书千字文等3清代篆书就数邓石如,吴昌硕了,这些人的字出版物很多,自己搜素就可以了;泰山刻石为典型秦小篆,在书法史上,上接石鼓文之遗绪,下开汉篆之先河,是中国古文字的最后阶段观其书法,用笔似锥画沙,劲如屈铁,体态狭长,结构上紧下松,平稳端严,疏密匀停,雍容渊雅,有庙堂之概唐张怀瓘则称颂李斯的小篆是“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妙;秦代小篆的代表作品有泰山刻石,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等等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小篆书法作品如下小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从秦朝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因为其字体优美,颇有古风古韵,所以始终;李斯奉秦始皇之命制作这种标准字样,这便是小篆而关于小篆的由来,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李斯等人在奉秦始皇之命制作标准字样时,“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而小篆的名称也是为了尊崇大篆而卑称其“小”的紧接着,为了推广统一的文字,李斯亲作仓颉篇七章,每四字为。

秦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以小篆为标准整理文字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书同文字”的建议,命令这个禁用各诸侯国留下的古文字,一律以秦篆为统一书体统一后的中国急需一种统一的官方文字李斯便奉秦始皇之命制作这种标准字样,这便是小篆紧接着,为了推广统一的文字,李斯亲作仓颉篇七章。

是小篆泰山刻石立于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泰山最早的刻石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泰山时所刻后半部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刻制刻石四面广狭不等两刻辞均为李斯所书书法严谨浑厚,平稳端宁字形公正匀称,修长宛转线条圆健似铁,愈圆愈方结构左右对称。

李阳冰生卒年不详,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唐代书法家字少温,谯郡治今安徽亳州人,出自赵郡李氏南祖房李白族叔,为李白作草堂集序初为缙云令当涂令,后官至国子监丞集贤院学士世称少监兄弟五人皆富文词工篆书初师李斯峄山碑,以瘦劲取胜他善词章,工书法,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