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碑隶书作品是汉代隶书曹全碑明万历初年1573年出土于陕西阳县,清康熙壬子1672年后断裂缺字,于1956年移立西安碑林博物馆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在汉隶碑刻中属尚阴柔一类的代表作品,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碑高约17米,宽约0·86米,长。

曹全碑的字体是隶书一曹全碑全称汉_阳令曹全碑,因曹全字景完,所以又名曹景完碑曹全碑系东汉王敞等人为_阳令曹全纪功颂德而立此碑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碑阳20行,每行45字碑阴题名33行,分5横列二书体为隶书,篆额久佚不存全碑共1165字。

根据出土简牍,隶书起源于战国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中文名 隶书 外文名 clerical script 起源 战国 代表人物 郑簠金农 代表作品 曹全碑张迁碑 目录 1 定义 2 起源 3 发展史 4 流变 #x25AA 秦隶 #x25AA 汉隶 5 结构特点。

曹全碑本身就是隶书作品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因曹全字景完,所以又名曹景完碑曹全碑系东汉王敞等人为郃阳令曹全纪功颂德而立此碑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碑阳20行,每行45字碑阴题名33行,分5横列书体为隶书,篆额久佚不存全碑共1165字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