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奔马图不仅表现了马的精神和特征,更赋予了画家自己的个性和理想为振兴民族艺术而奋斗!徐悲鸿早期画的马颇有一种文人的淡然诗意,显出“踯躅回顾,萧然寡俦”之态至抗战爆发后,徐悲鸿认识到艺术家不应局限于;徐悲鸿奔马图是徐悲鸿于1941年画的一张奔马图,纵326厘米,横112厘米,纸本水墨,现藏于宜兴徐悲鸿纪念馆时值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他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国之情在徐悲鸿的一生中,有多幅以马为题材的名。
徐悲鸿奔马图图片
1、二简介徐悲鸿与吴作人艾中信董希文等筹备建立一二七艺术学会,以迎接北平和平解放这一历史时刻奔马图即为画赠当时北平新华总社记者后来中国著名的史学家中国的美国史研究第一人邓蜀生先生的据介绍,奔马图。
2、马腿的刻画细劲有力,犹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马的颈部和腹部弧线粗重,表现出肌肉的力度,而鬓毛和马尾在运笔施墨上杂而不乱,表现出马奔跑时鬓毛飞扬的潇洒是徐悲鸿画马的一。
3、徐悲鸿的画作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烈的时代感和民族精神,这些特点与他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非常大的关联徐悲鸿出生于1985年,在1953年的时候逝世,他这一生经历的可谓是非常的精彩我们在观赏他的奔马图。
4、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他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国之情。
徐悲鸿奔马图美术鉴赏
奔马图的作者是徐悲鸿奔马图是一幅非常著名的画作,徐悲鸿18951953年是一位杰出的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和考古学家,他的艺术创作涵盖油画素描水墨画等多个领域,尤以画马技艺高超而闻名画面上的奔马。
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急之情徐悲鸿笔下的这匹奔马体态轻盈,神形兼备,无论从正面侧面哪个角度去看,都极为生动健美奔马昂首扬尾,四蹄腾空,自由奔放,动作协调,既使人感受到力量,又激发人们的相象。
评论列表